指数映射
测地线提供了一种映射方法:将点p的切空间Tp映射到包含p的流形的区域中,被称为指数映射。这个映射在这个区域中又定义了一组坐标,且自动是局域惯性系(在点p的坐标x^μ附近满足g^μν(p)=ημν且∂^σg^μν=0)。我们注意到,任意的一个切矢k∈Tp都定义了一个通过它的测地线xμ(λ),其中k是p点的切矢且λ(p)=0:
dλdxμ(λ=0)=kμ(1)
对于测地线方程的初值问题如图所示,

在测地线xμ(λ)上,存在唯一的点使λ=1成立。我们定义在p点的指数映射expp:Tp→M,
expp(k)=xν(λ=1)(2)
如图所示,对于每一个p上的切矢量,指数映射都将其映射到相应测地线上仿射参数为1的点。

对于一些在零矢量附近的切矢kμ,这个映射是良好定义的,事实上是可逆的。对于某些几何形状,同一个点的不同测地线可能会相交,此时映射expp不再是双射。由于某些流形上总有两个点(设为p点与测地线上的xν(λ=1)点)无法被流形上的任何测地线连接,所以指数映射无法映射到全部流形上去,比如之后会提到的anti-de Sitter时空;同时由于测地线可能会到达流行的边界(奇点),所以映射的定义域可能无法包含整个切空间Tp,具有边界导致奇点的流形称为测地不完备(geodesically incomplete)。实际情况恰恰相反:我们定义奇点的最佳方式是将其定义为测地线出现 "终点 "的地方。奇点问题不仅仅是技术性的。在霍金和彭罗斯的“奇点理论”中,广义相对论中的时空,总是测地不完备的。比如广义相对论中最常用的两个例子:描述黑洞的施瓦西时空和描述均匀、各向同性的宇宙的Friedmann-Robertson-Walker(FRW)时空,两者都具有重要的奇点。
黎曼正规坐标
我们接下来将使用指数映射去构造局域惯性坐标系。首先我们在Tp上找到一组基矢e^μ,使得度规的分量化为标准型,
g^μν=g(e^μ,e^ν)=ημν(3)
这很容易做到,因为这是标准的线性代数的知识。困难的是,我们希望找到一个坐标基矢在满足上述情况的条件下,使得度规的一阶导数为0。
我们进行如下的构造:对于任意的无限接近p的q点,都有唯一的一个测地线相连,且有唯一的参数λ使得λ(p)=0,λ(q)=1。在p点的切矢量k,可以被写成我们基矢的线性组合,即k=k^μe^μ。我们定义在q点的坐标为x^μ(q)=k^μ。换句话说,我们通过指数映射expp映射到q的切矢量k的“投影”分量来定义坐标x^μ(q),这样构造的坐标被称为在p点的黎曼正规坐标。
接下来我么将会证明黎曼正规坐标满足∂^σg^μν(p)=0。注意在切空间中的射线(对于固定的k^μ,可以表示为λk^μ),将会通过指数映射映射到测地线。因此在黎曼正规坐标中,测地线方程的解x^μ(λ)具有如下的形式,
x^μ(λ)=x^μ(q)=k′^μ=λk^μ(4)
也即,对于任意通过p的测地线都可以表达为(4)的形式。因此,我们可得
dλ2d2x^μ=0(5)
同时根据测地线方程以及(5)式,
dλ2d2x^μ(p)+Γ^ρσμ(p)dλdx^ρ(p)dλdx^σ(p)dλ2d2x^μ(p)=0=−Γ^ρσμ(p)k^ρ(p)k^σ(p)=0(6)
对于任意的k^ρ(p)都成立,所以
Γ^ρσμ(p)=0(7)
那么在点p应用度规适配条件,
0=∇^σg^μν=∂^σg^μν−Γ^σμτg^τν−Γ^σντg^μτ=∂^σg^μν(8)
我们可以看到,黎曼正规坐标提供了局域惯性系的一种实现方式。但是,局域惯性系的实现不是唯一的,你可以找到很多的实现,但是它们与黎曼正规坐标所不同的是在度规g^μν的二阶导数上,即坐标x^μ的三阶导数上。
最后我们来想一下,为什么expp要称为指数映射?根据式(2),映射左边是切矢量是关于坐标的导数,映射的右边是导数。我们可以回忆一下x=eλ指数函数,它是边值问题
dλdx=x,x(λ=0)=1(9)
的解。